權證入門篇

  • 我有時候會把認購權證當作認售權證來買,請問如何迅速的判斷認購還是認售呢?
    一般權證代碼有六碼,若是認購權證則全為數字,而認售在最後ㄧ碼會以P顯示,以國票發行的指數型權證為例,臺股指國票15購02的權證代碼042540為認購權證,而臺股指國票13售10的權證代碼07876P則為認售權證。
  • 在交易權證時,為什麼盤中主要關注的仍是標的現貨的價格變化,而不是權證價格呢?
    發行券商在權證造市時,權證價格是依照該標的現貨即時價格所推算出來,所以權證價格主要還是與現貨價格連動,而權證在不同的基本條件與槓桿倍數下也將會產生不同的價格變化幅度。
  • 請問為什麼有時候券商未提供完整報價 ?

    依照證交所規定,權證發行商具有掛買賣價造市的義務,但在以下九種情況發行商可不提供報價:

    1. 開盤9:00~9:05。另外由於收盤前13:25~13:30市場只接受委託單不進行撮合,因此發行券商為了避免權證交易量過大而來不及避險,通常會把單量縮小,常常會有最後五分鐘僅掛10張單量的情況。
    2. 權證標的股票「暫停交易」時。Ex:併購發生,進行股份轉換,申請有價證券終止上市時。
    3. 發行商手上權證剩下不到10張時。此時市場上大部分的掛單量都是投資人掛出來的,投資人應審慎選價。
    4. 標的股票漲跌停時。漲停時認購可僅申報買進價格,認售可僅申報賣出價格;跌停時認購可僅申報賣出價格,認售可僅申報買進價格。
    5. 價內程度超過30%時,可僅申報買進價格。
    6. 權證理論價低於0.01元時。
    7. 當日出現技術性問題時。Ex:電腦當機、網路纜線被挖斷等。
    8. 發行商無法進行避險時。Ex:認售權證標的遇到停券時,可以不報賣價。
    9. 若標的近20天期歷史波動率超過權證最佳委買價格隱含波動率達5%,權證發行商可不報賣價。
  • 為何許多第一天上市的權證,明明條件不錯,早盤造市券商卻拉開報價,且造市券商報價掛單量很少 ?
    市場上所有權證造市券商,均是採用系統自動報價,而第一天權證上市為系統報價最易出狀況之時,過去各家券商大多曾發生過權證首日上市因報價錯誤,單檔權證即虧損數百萬之譜,且通常上市首日權證乏人問津,市場銷售量不佳,故較謹慎的造市券商會在上市首日的早盤報價中,採取少量報價之策略,確定報價正常後,再回歸正常報價量。提醒各位投資人,如發現首日上市的權證掛單量不足,欲大量購買者,可直接電洽新金部,即會馬上掛出充足的報價量供投資人購買。
  • 為何有些權證跟隨現股漲跌比較敏感,到底哪一種權證條件的價格敏感度最高?或者最低呢 ?
    其他條件不變之下,權證執行比例越高,代表每單位權證可獲取的現股表彰股數越高,所以權證對現股的價格敏感度越高;而標的價格越價內,則代表到期時履約的機率越大,所以對現股的價格敏感度亦越高;反之亦然。
  • 為何我發現你們的權證,明明到期日還沒到,權證卻已經沒有報價 ?
    權證條件中分為到期日與最後交易日,到期日前兩天為最後交易日,大家要切記,過了最後交易日這天,權證就不會有報價,要放兩天讓權證自行做結算的動作,如要進出權證,最晚一定要在最後交易日這天做動作。
  • 請問權證標的個股進行除權息,權證的履約價會跟著調整嗎 ?
    當權證連結標的股票除權息,權證的履約價、行使比例也將隨之調整,因此,投資人在標的除權息後,持有權證的總價值與除權息前,其實是相同的,並不會損及投資人的權益,請大家可以安心抱權證,參與除權息行情。
  • 請問權證的漲跌停價格怎麼計算,不像股票一樣漲跌幅是10%嗎 ?
    權證的漲跌幅度是遠遠超過10%,所以具有以小博大的性質,每日權證漲跌停價格計算公式如下:
    漲停價格=前一日收盤價+(標的證券當日漲停價格-標的證券當日開盤競價基準)*行使比例
    跌停價格=前一日收盤價-(標的證券當日開盤競價基準-標的證券當日跌停價格)*行使比例
    以台積電國票13購02(041339)為例,若台積電今日收盤價為584元、台積電權證收盤價為2.17元,
    且一單位認購權證可認購0.04股台積電股票(行使比例為0.04)為例:
    次日漲停價位為:
    台積電股票=584*(1+10%)=642
    台積電權證=2.17+((642-584)*0.04)=4.49
    次日跌停價位為:
    台積電股票=584*(1-10%)=526
    台積電權證=2.17-((584-526)*0.04)=-0.15
    權證價格無法小於0,所以最低價格為0.01,所以隔日權證漲停價格為4.49,權證跌停價格為0.01元。
  • 請問為什麼有時會發現本來買賣價差小且單量充足的權證,盤中忽然會出現價差變大且單量縮小的情況呢 ?
    一般大多發生的原因都是因為現股在盤中出現流動性不佳的 情形,造成券商無法順利買到足夠的現股來避險,券商有時 會調整權證買賣張數與價差,等於是把現股的流動性直接反 應在權證造市上,但等到現股流動性回穩之後券商多半都會 恢復原本正常報價。

權證進階篇

  • 請問第一天上市的權證,為什麼有部份權證的市價與開盤參考價差異很大 ?
    造市商在發行權證時,設定發行條件中,其中一個參數為發行波動率,但發行日與權證實際上市日會相差數天,上市日當天實際銷售的波動率,會依據其他券商當時售出的同標的權證波動率做調整,造成發行波動率與實際銷售的波動率有所差異。造市者會在當天掛出第一筆報價前做調整,因為波動率不同而造成權證市價與上市參考價有所差異,但請投資人放心,券商會在第一筆報價前作調整,並不是在投資人買進後才做調整,並不會影響投資人權益。
  • 為什麼有些熱門的標的,例如玉晶光的認售權證,國票卻沒有發行權證呢 ?
    交易所規定券商發行權證有上限額度,以標的股票股本當作依據,股本越大可發行額度就較多,例如台積電股本有2590億,就不會出現額度不足的情形,但是一般股本較小的熱門標的,以玉晶光為例,股本不到9億,可發行額度就非常少,造市商就必須等到有權證到期才可進行「搶標」,而玉晶光的認售權證我們一直想要發行,但礙於發行額度已滿,敬請大家見諒。
  • 為什麼整體市場發行的認售權證檔數比認購權證少很多 ?
    傳統上投資人喜歡作多,所以認購權證整體銷售量遠比認售權證來得佳,因應市場需求下,券商發行權證以認購權證為主,但近年來券商發行認售權證轉趨積極,原因在於投資人操作比以往靈活許多,認售權證銷售量大幅增加,券商因此增加認售權證發行量以提供投資人需求。
  • 請問目前市場上的權證,發行條件是以一般型還是重設型為主 ?
    目前券商發行權證是以重設型為主,一般型與重設型的差異主要是上市後的履約價,一般型權證在發行日就確定履約價,發行後不會再做調整,而重設型權證會在上市前一天依發行條件調整履約價,上市就用重設後權證履約價,投資人買賣權證,只需注意當時的履約價為何即可。
  • 為何有少部份權證,買賣價差拉開超過5檔 ?
    全市場的權證都會有造市者不想賣出、拉開報價的情形,原因為標的股價格進入深度價內(加權指數權證約為價內3%,一般股票權證約為價內10%),或者是造市者已售出大量權證,單檔權證避險風險過高,權證售出後,造市者避險不易,此時發行券商會立即發行新一檔價外權證供投資人選擇。此外在除權息前夕,避免特定人會在除權息前一天大量買進,除權息當天大量售出,部份造市者亦會拉開報價,暫停售出權證。 我們要強調拉開報價並不會損及國票權證投資人權益,過去教育訓練中曾詳細敘述過,交易員會採取拉開「權證賣價」的方法,原有「權證買價」的波動率不會做任何變動,對已購買國票權證的投資人,權益完全不會造成影響,敬請放心,我們一向維持著穩定、公平的波動率 。
  • 請問為什麼同標的的認售權證的隱含波動率通常比認購權證高 ?
    主要原因是認售權證對發行券商來說避險成本較認購權證更為昂貴。一方面是因為放空股票須較高昂的借券費用,另一方面是由於同業間的可避險認售權證仍不及認購來得多,造成避險的成本增加,因而反映在價格上,並非刻意拉高售價。投資人在買進認售權證時,仍應該首選隱含波動率穩定的發行券商,在波動率穩定的情況下,權證價格仍會隨著標股價穩定起伏而賺得應有報酬,這點是與認購權證相同的 。

權證挑選篇

  • 挑選權證隱含波動率的方法 ?
    挑選權證的三個重點是掛單量、價差及隱含波動率,也是判斷券商造市品質的依據。掛單量及價差都可以直接觀察到,而隱含波動率卻是是權證投資人最關注也最摸不透的因素。隱含波動率是利用權證價格帶入訂價模型後反推出的數值,隱含波動率和權證價格兩者存在著正向的關係。因此,當其他條件相近時,隱含波動率越低,權證價格也越低,此時,挑選低隱波代表付出的權利金相對低,對投資人有利! 但是,投資權證不是購物血拼,便宜不見得就是好貨!,因為權證訂價參數中的隱含波動率是由券商報價,並非定值,就算買進是隱含波動率低的權證,也無法保證最後能以相同的隱含波動率賣回給券商,因此判斷隱含波動率最重要的是穩定,而非高低
  • 請問波動率最低的權證是最好的選擇嗎 ?
    大多數權證投資人都是在短期內買賣權證,抱到到期的投資人只是少數,所以穩定的波動率才是重點,故投資人應觀察權證過去一段時間的波動率表現,而非選擇當下最低者。而大家要注意,深度價內的權證價格對波動率的敏感度極低,此時波動率幾無參考意義。
  • 請問買低行使比例的權證好還是高行使比例的權證好呢 ?
    低行使比例的權證價格比較低,低價權證雖然讓投資人具有較小的進入門檻,但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買賣價差成本占權證價格的比例相對提高許多。因此只要資金規模許可之下,應以選擇高行使比例的權證為優先,不但買賣價差佔成本的比例較小,所需買賣總張數也較少,大資金在市場上進出也相對容易。
  • 請問持有權證期間的長短,跟如何挑選權證特性有何關聯 ?
    投資人在挑選權證時,最好先了解自己是屬於短線交易或是偏向波段操作。短線交易時,權證的「買賣價差」是非常重要的條件,過大的檔差會讓短線操作的投資人徒增不少交易成本;至於波段操作者,由於權證的高槓桿作用,報酬率往往高於20%~30%,買賣價差似乎就不是那麼重要,反而關注「隱含波動率」高的權證會讓時間價值流失得快,因此適合選擇隱含波動率較低的權證。除此之外,有些絕對標準是無論權證長短期都應嚴格篩選的條件,像是券商的掛單品質(掛單量、補單速度),以及券商的隱含波動率穩定度等。
  • 樂透型權證能不能買 ?

    許多投資人會選擇在個股跌深時買進價格相當低的「樂透型」權證,通常價格大約0.10元以下。這種權證到底能不能得投資 ? 事實上,每種權證都有它的特性,買進樂透型權證要注意幾點:

    1. 權證價格會這麼低,通常是權證已經非常接近到期日,或是深度價外。以認購權證為例,很有可能在股價發動漲勢之前就到期,吃到「歸零膏」的機會相當大!
    2. 一張價格0.05元的權證,價差假設一個tick為0.01元,買賣之間的交易成本就高達20%。
    3. 若是看對方向,而且標的股價大幅波動,權證往往都有倍數以上的獲利。但是最大的前提是方向要看對,而且漲跌幅必須夠大。即使看對,漲跌幅度不夠大,權證仍然無法獲利。

權證觀念釐清篇

  • 請問權證的成交量很小,這樣流動性是不是很差?會不會買了想出卻出不掉 ?
    交易所於民國98年1月5日開始,規定發行券商必須主動擔任權證的流動性造市者,券商必須依相關規定提供權證的流動性,並進行合理的報價,投資人不必擔心購買權證後有賣不掉的情況,市場當日無成交量權證佔有6成以上,交易量絕非為挑選權證參考選項,只要權證掛單量充足即可。
  • 在買進認購權證後,為什麼股票漲了,權證卻沒有跟著上漲 ?

    認購權證沒有跟著上漲有幾個原因,最常見的情形是:

    1. 該檔權證的delta值太小:假設認購權證價格0.40且delta值為0.002,當股價上漲1元時,權證上漲幅度為0.002,四捨五入之後,價格仍為0.4。股價必須上漲3元,權證價格才會上漲0.01。delta值太小的理由,不外乎深度價外,或者權證行使比例低。因此,挑選權證時切勿只以權利金低作為挑選標準。
    2. 權證開盤基準失真:例如,昨日標的股價最後一盤之前股價52元,當時有權證成交在0.80元,而標的股價在最後一盤下殺2元而權證未成交。今日開盤股價上漲2元至52元,回到昨日尾盤下殺前水準,但是,權證開盤參考價比照昨日收盤價為0.80元,看似股價上漲2元而權證平盤,實際上只是權證開盤基準失真造成。
  • 券商發行權證是當賭場莊家嗎,我們投資人是不是都在跟券商對賭 ?
    一般投資人主要作方向性買賣;而發行人賣出權證予投資人後,需利用各種避險工具沖銷風險以保持中性看法,故發行人主要目的為賺取避險工具和權證間的差價,發行人和投資人間各取所需,並非對賭的關係。另外,甚至當發行人持股超額避險時,所看的方向與投資人是相同的,絕非對立關係。
  • 請問權證的結算價會被造市商操縱嗎 ?要如何計算呢 ?
    自100年1月3日起申請發行的權證,以國內證券為標的之認購(售)權證到期日結算價格,以標的證券收盤前60分鐘內成交價格之簡單算數平均價計算;以國內指數為標的之認購(售)權證,則以收盤前30分鐘內標的指數的簡單算數平均數作為結算指數。新制度大幅降低結算價被操縱的機率,投資人不用擔心結算價會被有心人士所操弄。
  • 請問權證發行人是否常有降隱含波動率的情形,造成權證波動無法及時反應現股價值 ?
    市場各權證發行人隱含波動率會跟著各標的歷史波動率做適度調整,國票已是市場報價穩定之資優生,惟在權證標的無售出、不損及投資人權益的前提下,會進行調降波動率以期達到降價出售之目的,若任何標的有波動率不穩定的疑慮,歡迎電洽新金部提出申訴。
  • 為何9點開盤時,權證報價價差這麼大,且完全不合理,是不是券商在坑殺投資人 ?
    交易定券所規商報價時間在9點05分開始,直到13點30分結束,大部分的券商因為開盤報價混亂,會到9點03分之後才陸續進行報價,在券商開始造市之前,投資人會掛出「芭樂單」,這些並不是券商所掛出的造市單,投資人會掛很低的價格買進,很高的價格賣出,所以權證價差會拉的非常大,這時如果用市價去買賣,很容易損失慘重,所以在開盤前買賣權證要非常注意價差,最安全的狀況是在9點05分,券商開始造市後再下單,且切記千萬不能用市價單(掛漲跌停價)買賣。